新冠药物研发临床终点或调整,但市场前景并不乐观

“在假设未来国内继续保持严格的防疫政策且新冠疫情趋于平稳的情况下,国产新冠药物的主要市场拓展方向可能仍在海外,届时各研发药企仍需根据海外疫情状况(毒株、重症率/死亡率等)从实际角度出发设计临床试验与终点指标,亦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支撑疗效。”王文华说。

根据国内多家媒体报道,8月1日晚间,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发布了《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新流行株感染抗病毒新药非临床和临床评价标准的问与答》(以下简称“文件”),指导新型冠状病毒新流行毒株感染的抗病毒新药的科研开发和评价工作,文件对新冠药物研发的临床终点做了调整建议。

相关文件一旦实施,将对新冠药物的研发有何影响?日前,首款国产新冠药物上市后,相关概念股集体不涨反跌,是否反映市场对于该款药物的前景存在疑虑?

建议调整临床终点

对于临床试验的疗效终点如何设置?文件中指出,对于针对轻/普通受试者的新冠肺炎药物的验证性临床试验,国内外指南主要推荐将临床结果作为主要疗效终点。但随着Omicron突变株的出现,其致病性有所减弱,重症/危重症或死亡的比例较低,临床转归的改善难以观察。因此,建议选择临床疗效指标的改善(在适当的时间内从评估到持续临床恢复的时间)作为主要疗效终点,病毒学指标作为关键的次要疗效终点。

CIC灼识咨询合伙人王文华指出,相比降低重症率/死亡率的指标来说,缩短临床恢复时间的技术难度相对会低一些,也更适应目前国内奥密克戎毒株流行的现状。国内由于救治及时且医护设施较为完善,奥密克戎株的重症率/死亡率极低,因此临床上采用重症率/死亡率作为主要参考指标难以在统计学上明确观察到改善,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药物研发的难度。

“此次CDE文件推荐改用临床恢复时间等更具实际意义的临床主要终点或将加速当前临床阶段的新冠药物的临床进度,近1-2年内或迎来多款在研新冠药物的上市。”王文华说。

首款国产新冠口服药上市,市场集体下挫?

7月25日,首款国产新冠口服药——真实生物阿兹夫定片附条件获批上市,但与真实生物有委托生产的协议的奥翔药业却在7月26日遭遇跌停,截至7月29日,奥翔药业已经累计4日跌停,目前处于横盘整理中。

除了奥翔药业,其它其相关概念股均不涨反跌。华润双鹤、新华制药等真实生物的相关合作方均呈现不同程度下跌。

事实上,从全球范围来看,已经上市的药品都给各自企业带来了不俗回报。

辉瑞旗下新冠口服药物Paxlovid上半年销售额为95.85亿美元,其中仅在第二季度就贡献了81亿美元的全球销售额,这得益于去年12月在美国的紧急使用授权,以及之后在国际上其他市场的紧急使用或批准上市。目前,辉瑞正在进行Paxlovid针对免疫受损人群的临床研究。默沙东新冠口服药Molnupiravir(莫努匹韦)在今年上半年实现44亿美元销售, 2021年,molnupiravir为默沙东贡献了9.52亿美元的收入。

新冠口服药的市场规模,一度被认为将达到千亿。

相关概念股集体下跌,是否反映市场对于新冠口服药在国内的前景存在疑虑?对此,王文华表示,最近新冠概念股股价下跌存在数种可能性。一是国内疫情近期持续好转,市场投资者对于新冠口服药的适用人数估算或有一定下降,因此短期内可能引发股价下跌,长期仍需看国内疫情发展(如地区性流行以及毒株变异)以及防疫政策的变化。

二是个股自身原因,二级市场存在热点风口轮换情况,新冠相关概念股在此前表现强势,近期股价下跌亦是在进行调整进行风险释放,亦存在各公司自身运营状况的因素。

不过,王文华也表示,国内长期保持“动态清零”政策,对新冠疫情保持严防死守的态度,因此难以出现与其他国家一样的全国大范围流行,若仅考虑轻症及以上感染者的治疗,新冠药物在国内的适用范围必定是有一定局限性的,难以真正达到如Paxlovid般的销售成绩。

“在假设未来国内继续保持严格的防疫政策且新冠疫情趋于平稳的情况下,国产新冠药物的主要市场拓展方向可能仍在海外,届时各研发药企仍需根据海外疫情状况(毒株、重症率/死亡率等)从实际角度出发设计临床试验与终点指标,亦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支撑疗效。”王文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