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鼓励长期投资,招商证券却办起了评月冠军、日冠军的基金实盘大赛?

评选月冠军、周冠军,甚至日冠军的基金实盘大赛不断涌现,与基金中长期投资理念背道而驰。

近年来,监管一直在引导居民储蓄以长期资金的方式进入股市,于是,基金代替股票,成为居民储蓄搬家的重要渠道。

12月22日,证监会党委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会议强调,着力加强资本市场投资端建设,增强财富管理功能,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继续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推动健全各类专业机构投资者长周期考核机制。

昨晚至今,上述会议内容在朋友圈刷屏,受到市场高度肯定。不过,也有少数机构对于如何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存在误读,甚至与长期投资和长期业绩评价的理念背道而驰,正在举办的“招财杯”公募基金实盘大赛就是典型案例之一。

评月冠军、日冠军的基金实盘大赛

近期,招商证券“招财杯”公募基金实盘组合赛正在进行中。该比赛要求所有参与者以公募基金实盘组合参赛(日均资产至少5万元,认购公募基金两只以上),并拿出了最高5万元的丰厚奖励。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比赛时间为2020年12月11日至2021年4月30日,短短四个多月的时间,招商证券却给出了“年度十佳收益王者”等称号,甚至会按月排名,评出“月度十佳收益王者”等,与基金作为中长期理财工具的本质背道而驰。

更为夸张的是,比赛开赛不足半个月,其组合收益排名页面已经公布了12月收益率排名,而且会每天更新排名变动,战况异常焦灼,与近日的基金年度排名大战相比也不遑多让。

基金实盘大赛比拼短期业绩排名,是机构在卖方思维主导下的急功近利之举。

一方面,是监管强调了无数次的长期投资和长期业绩评价,要求基金不能只看短期业绩,而应该引导投资者关注长期收益,比如规定不得登载六个月以下的短期业绩,取消一年期基金评奖等等;另一方面,部分销售机构却公然办起了“长达四个月”的实盘比赛,甚至为了造势要评出月冠军、周冠军、日冠军。

“近年来,很多券商都在寻求财富管理转型,但基金实盘大赛仍然停留在卖方思维,企图以丰厚的奖励刺激投资者发生购买行为,促进基金销售,但也变相鼓励了投资者过度关注短期业绩。”有FOF基金经理表示。

而在招商证券的一篇软文中,其财富管理部总经理助理蒋明哲却表示:“这正是我们以客户利益为核心,关注客户长期收益,财富管理业务转型的体现”。

组合投资、买方投顾更要注重中长期

纵览整个资管行业,基金实盘比赛正越来越多。

早些年,基金实盘大赛主要停留在私募基金领域,红塔证券、华安证券、兴业证券等众多机构都举办过私募基金实盘大赛。而近两年,基金实盘大赛则有从私募基金向公募基金蔓延的趋势。早在2016年,兴业证券就曾举办“新兴杯”首届基金组合投资实盘大赛;2019年4月,天天基金曾联合四家基金公司和众多自媒体大V举办过“首届基金大师赛”,该比赛时间同样在4个月左右,其中冲刺阶段的冠军赛甚至不足一个月。

万变不离其宗,这些基金实盘比赛都过于强调短期业绩,而把引导投资者关注长期收益忘在脑后。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总监曾令华认为,投资不是体育比赛,为了比赛的投资往往剑走偏锋,组合缺乏包容性。因为短期市场往往由事件、主题等驱动,短期好的长期未必好,历史上借道打擂方式上位的各种大大小小的冠军已然不少,但幸存的发展壮大者几乎不见。

平安证券基金研究团队执行总经理贾志也表示,组合投资、买方投顾,更要注重中长期,忽略短期排名。

“这还是一个相对空白的市场,因为监管对基金评价的约束,还只停留在传统基金产品的排名上,比如要求三年半以上的业绩才参与评级;但这也只约束了基金评价机构,基金代销机构在基金业绩排名上就比较夸张,一般都是周度、月度,甚至也有日排名;再落到基金投顾和基金组合上,不规范的地方就更多了。”贾志表示。

当然,基金组合实盘大赛的背后,是基金投资从单一产品向组合投资的跃升,这本来是行业的一大进步。

这主要是因为“基金赚钱但基民不赚钱”的怪圈困扰行业已久,于是,可以平滑净值波动、提高持有体验的组合投资理念越来越受认可,进而诞生了FOF、基金组合、买方投顾等概念。面对一个巨大的市场,基金公司、银行、券商、第三方销售机构,甚至是各种媒体大V都蜂拥而至。

但买基金不是炒股票,本来以引导长期投资为目标的组合投资却变形成了短期业绩的比拼,基金卖方销售理念的转变仍然任重而道远。

(作者:蓝鲸财经 裴利瑞)

相关阅读
半导体强势反弹,基民终于看到希望,基金经理操作不一
基金年末排名,“肥”了分众传媒?
基金投顾业绩展示征求意见稿:展示费后客户资产信息,业绩不得排名
招商证券发布私募基金指数系列,应对私募基金数据不公开透明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