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需要“老年人防沉迷系统”

互联网商人一窝蜂涌向老年人,真的都是在为她们提供美好的互联网生活吗?

从几年前“朋友圈的养生谣言”到近几天“假靳东的爱情陷阱”,老年人正在卷入一个名为互联网的漩涡。事实证明,在互联网面前父母和孩子的自制力几乎一致,曾经长辈用来教训年轻人的“低头族”现在也成为了中老年人的重要标签。

那么,互联网需要一个老年人防沉迷系统吗?

《沉迷互联网的老年人行为图鉴》

短视频APP上有一类视频特别火《xxx行为图鉴》,如果要剪辑一则《沉迷互联网的老年人图鉴》,开场一定是“黄月们”和假靳东的“抖音爱情故事”。

假靳东说:“姐姐,我加你好多次了,你都没有回我,可以点右边的加号和爱心同意一下吗?”

“姐姐,你忘了我这个弟弟吗?”

“你每次给我点爱心的时候,我都看不到你的样子,你可以点右下角的箭头,里面有个合拍,这样我就能看到你的样子了。”

……

机械的声音,充满AI感的人物画面,低劣的“甜言蜜语”……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漏洞的骗局却让江西60多岁的妇女黄月“陷入爱情”,她天真地认为抖音上名叫“靳东弟弟”的账号就是演员靳东本人,甚至当着全抖音、全中国人的面对她表白。

黄月不是孤例,假靳东也不是孤例。在互联网中,面向中老年的陷阱随处可见,它们有的骗钱、有的骗感情,还有的只是骗个点击率……

还记得家族群中轮番出击的“假养生、伪科学、毒鸡汤”吗?

《震惊!癌症的罪魁祸首竟然是它!我们每天都在接触!》

《科学家发发现:一味中药48小时可杀死98%癌细胞!》

《太神奇了!日本名医30年心血发明一套操,7天让血管回春!》 ……

或许在你眼中这些都是拙劣的骗术,但事实上,这些所谓的伪科学与毒鸡汤早已收割老年流量,你根本斗不过这些营销号。据《现代快报》报道,2017年3月南京一位老人被社交软件的信息忽悠,非要买保健品,不买还要轻生。

除了受骗,更多的老年人则沉迷于互联网所带来的“新鲜生活”。

有的人每天在各种网赚资讯APP上疯狂阅读新闻赚钱,有的人热爱在美篇、小年糕等图文或视频软件上各种DIY展示生活……除了被催婚催生,年轻人春节返乡的另一大噩梦大概就是收到妈妈发来的小年糕电子相册,里面充满了自己从小到大的黑历史照片、搭配诡异的滤镜,而更可怕的事情在于这些内容已经被转发至各大家族群,社死现场接踵而至……

你要问老年人对网络沉迷有多深?数据最有说服力。

移动内容平台趣头条联合澎湃新闻发布了《2020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首次披露百万60岁以上老年人在互联网上的行为偏好。报告显示,0.19%的老人在趣头条APP上日在线超过10小时,全国或有超过10万老人几乎全天候生活在手机端的移动互联网上……

为什么这届老年人这么爱上网?

新闻中每天都在提的“老龄化社会”正在具象化、数据化。

权威数据显示,中国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迄今已逾20年。截至2019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5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8.1%。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5亿左右,占届时全国总人口的约35%。

而这个庞大的群体同时也是商人眼中的“有钱有闲”,非互联网原住民的中老年人是互联网人眼中的一片蓝海。

2020微信公开课PRO透露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9月,微信月活跃账户数达到11.51亿。如果扣除12岁以下和70岁以上人口,微信基本上在每个中国人、包括50-70岁的中老年群体里全部普及完毕了。

同时短视频APP们也在瞄准银发族,根据QuestMobile最新数据,2020年3月抖音短视频新安装用户里,46岁以上占比14.5%,去年同期的数字为13.0%,中老年用户正在快速迁移到抖音。

来源:QuestMobile

对于老年人来说,有钱有闲是客观条件,但孤独才是一切的根源。复旦大学一项调查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1/4感到内心孤独,其中女性格外严重。

作为被年轻人社会排除在外的群体,老年人的生活空虚,更需要情感寄托。这些原本应该由社会和家庭提供的诉求无法得到满足,似乎只能被商人满足了。无论是营销号里的婆媳关系毒鸡汤,还是抖音里的假靳东,都在瞄准她们的情感缺口。

但同时这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群体,《老龄蓝皮书2019》中数据显示:中国老年人的文化程度总体偏低,未上过学和只上过小学的老人占比最高,超过老年总人口的70%(其中未上过学的占29.6%),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3.1%。蓝皮书称,教育素质对老年人生活质量有直接影响。特别是在当前的信息社会,受教育程度较低的老年人在获取信息、使用电子设备等方面都有较大困难,很容易被社会所排斥,其生活质量极大可能会降低。

互联网商人一窝蜂涌向老年人,真的都是在为她们提供美好的互联网生活吗?

互联网对老年人足够友好吗?

当“银发经济”、“养老产业”、“老龄化市场”等充斥着商业利益的词堆积在老年人群体上时,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注越来越被集中在对他们休闲娱乐时间,甚至毕生储蓄的争抢上。

于是,养儿防老变成手机养老,流量价值高于情感需求,数字化时代的列车呼啸而过,老年人群体要不被强硬的裹挟前行,要不就是被远远抛下,沦为网络时代的“难民”。

跟上了互联网又怎么样?软件商店里几乎没有专门为他们打造的APP,即使是抖音在最初也是定位于年轻、潮流;聊天群里充斥着诈骗诱导信息,免费领红包、保健品打折促销、教炒股秘诀,甚至是假靳东等等诈骗被层次包装后送到了老年人眼前。

根据社科院2018年发布的《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显示,老年人互联网上当受骗过或者疑似上当受骗过的比例高达67.3%,其中受骗信息类型前三位分别是免费领红包、赠送手机流量和优惠打折团购商品。

而一旦脱节,有老人因为使用非智能机没有“健康码”而被拦在地铁外,也有老人因为不懂线上实名制预约而不能进医院。就在前几天,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刚刚因取消线下挂号而引起热议,最应该重视老年关怀的医院却把老年人“拒之门外”。

数字化时代不应该是冷冰冰的数字,老年人需要的也不是所谓的防沉迷系统,而是全社会对老年需求的重视和理解。